淖马村话古

2022-07-30

淖马村现是太原市杏花岭区柏家峪办事处辖。其来历据太原晚报2014年元月21日载:关于淖马村的来历有三:一种相传隋末李渊巡山至此遇雨,马匹陷入泥淖,只得从坡前返回,故名。一种说宋朝呼家将作战时路经此地不巧遇大雨陷入泥淖之中夜宿呼之洞,故名。第三种说法:明末李自成攻太原时,也再在此遇雨马匹陷入泥淖之中,故名。我认为第三种说法可信度比较大的: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陕西米脂人<1606~1645>”,公元1629年随高迎祥起义后,大军到处所向披靡,明官军望风而逃,百姓焚香夹道吹迎高声吟唱:“迎闯王,盼闯王,闯王来了不納粮”公元1643年起义大军攻占西安后随即建国,号:大顺。

公元1644年正月攻占北京,在移师北京的行程中路经并州暂作仃当休整半月余。闯王的随从理发师等数人其间到南十方白云寺游览,恰遇白云寺主持天泽和尚陕西蒲城人。老乡相见谈吐投机,尤其与理发师更有相见恨晚之感。天泽住持邀其在寺内浏览相居数日,白天晚上讲经篇谈古论今,当时看到听到起义大军骄横妄为,首领贪腐奢华,鱼肉敲诈,纪律松弛,眼光短浅,难以成就大业,天泽和尚就以老乡身份对理发师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将预测起义大军的悲惨结局诉于众人;那时闯王的理发师已是年近天命之人;连年征战腥风血雨,明知力不从心,早已心灰意冷,又遇天泽和尚真心倾诉,便决定留在寺院了切一生。闯王虽派人多次催促理发师进京,共享荣华,怎耐理发师去意已决,闯王念其跟随自己多年忠心耿耿又是乡党,便不再强人所难,当下足够银两准予留在寺院颐养天年。从此,理发师付便日夜跟随天泽住持相伴青灯古佛诵经说法积德行善,且向寺内众僧学习中医遇有乡民求其看病,理发师就以针灸推拿拔火罐等治病,分文不取。

多年之后当人们问其年龄,均称八十。之后人们便称呼为常八十。实际理发师年逾百岁之后无疾而终,《详情参看狄村志.白雪寺传说》一日,起义大军别了并州,直奔京城而去。行至松庄村北的一条山沟。只见沟中路面中间呈红色,光洁平整如镜,道路两边杂草丛生。于是两边由大军通过,中间则留给闯王及其卫队通过。抬头看前面不远便是沟口。闯王催促人马快速向前。刚刚踏上红土路面数十匹坐骑陷了下去,尽管鞭抽人拉,马匹却喘着粗气越陷越深,闯王的坐骑也在其中,急的闯王无所适从,便令手下人等奋力抢救,除少数马匹被救之外,大部陷入的骏马淖泥已淹马腿,只有马头和马身尚未陷下,闯王看看跟随自己征战多年的坐骑难逃一劫,忍不住抚摸马头潸然泪下。坐骑自马睁大眼睛,眼泪不断流出,嘴却紧咬闯王战袍不肯松口,闯王难以挣脱无奈抽出宝剑斩去战袍一截,怅然跨马扭头而去,白马看着闯王离去猛仰起头,向着远去的身影长啸三声绝气而亡。

周围救马的军丁见此情景放声大哭。十余军丁将受伤的战马悉数牵回,并留下的人员常聚一起,回忆起义大军近搭建临时草屋人畜进行调理。年来的变化,又想起天泽和尚“终难成大业”的教诲,顿有所悟;况且,每日看到周围因战争荒芜的土地沃土连片,比起陕北老家贫瘠的黄土强盛百倍,便不约而同地决定留下来伺弄农桑。再说起义大军进京之后,只顾享乐不思进取,整日花天酒地无所事事。不足一日就被明王朝叛将吴三桂献关引铁骑直捣京城,起义大军难以抵抗,慌忙退出北京,清铁骑马踏中原一路向南追杀。1645年5月17日闯王被逼逃至湖北九宫山元帝庙被杀,历史上一场惊天动地泣鬼神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就此衰落结束。大清建立之后,随即对各地地道、府、县、村进行详细整治登记,起义大军留下来管理医疗马匹的军丁将解甲归田之后,为纪念闯王和逝去的白马,便将泥淖马陷之处起名登记为“淖马村”了。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我村扩大菜田面积凿深井7眼。凿井时所需的红胶土数百吨全部是从淖马村购买的。此土呈红色,粘性火胶质强如遇水粘性异常,若干时板结成一块坚硬十分且不易击碎。由此看来,此事可不可信,全当茶余饭后聊以品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