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姓有娀氏狄姓

2022-07-30

帝喾次妃简狄,是有娀国(今甘肃高台县)君的女儿。相传简狄在娘家与其妹子建疵在春风时刻玄池温泉洗浴,有燕子飞过,留下一卵,被简狄吞吃,后怀孕生契,便是商族的祖先。《史记.殷本纪》中记载:“殷契母曰狄”蕳狄,亦称嬫蕳,是传说中商王朝始祖契之母,一作娀简、简狄、女修、简易、简逷,是颛顼之裔有娀氏(今山西永济)之女。史书记载,有一次她偶遇出行浴,吞鳦卵而生契。“鳦”是“燕”字的古写。

其实,在氏族图腾分类学上,商族为东夷的一个分支,以鳦为图腾,所以有玄鸟生商之说,当由夷族鸟图腾推衍而来。

在契的时代,还是母系氏族社会末期,其后裔子孙中,很早即有以先祖母之名字为部族称谓者,称狄氏族,后以为姓氏,称狄氏,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远早于周王朝时期形成的狄氏。该支姬姓有娀氏狄姓正确读音作di,至今至少有约4000年的历史。

“百姓源.缘”按:契的母亲“蕳狄”之义,本义是“诚、谏”之义,二者之间有明显的字义差别。不过,到春秋后期,人们普遍多将“简”、“蕳”二字混同,因此,今称“蕳狄”也可。

祁姓狄氏、翟氏

黄帝轩辕氏的后代有“元封十二姓”,其中之一为祁姓。传至唐虞时期,尧封黄帝祁姓后裔于北方,建狄国,也称作翟国。

据史籍《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及《知足集斋集》中记载:“翟,其一言狄,唐虞时封黄帝后有狄氏,春秋时居北地,后徒西河。其二音宅,出自汝南别为二氏。”在史籍《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中记载,上古时候,北方有狄族,以山雉为图腾,史书中亦称翟国。

狄国是远古时黄帝的后裔建立的。传到春秋时期,狄国灭于晋国,后来晋国又灭于韩、赵、魏三国,到战国时,这三国又先后灭于秦国。在这长期战乱中,狄(翟)国人都以原国名为姓,或为狄姓,或为翟姓,逃奔迁居各地。

由于各地方言不同,狄氏形成了两种读音,居于北方者读音作“di”,大多以狄为氏;迁居南方者读音作“zhai”,大多以翟为氏。祁姓狄(翟)氏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

“第③支系:源于姮姓,远祖黄帝,出自殷商末周初北方民族狄族,以部族名称为狄氏、翟氏,始有狄族,世局北地,后在商王朝时期迁徙西河地区。周王朝时期的狄族,主要活动于齐、鲁、晋、卫各诸侯国之间,后世的子孙中有取族名的谐音汉字为姓氏者,称狄氏,时代相传至今”。

在西周时期,狄族是商王朝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商王朝时期,狄族活动于今甘肃、陕西、宁夏内蒙一带。周朝的祖先在周太王古亶父为首领时,在陕西地(今陕西旬邑)发展农耕,经常受到周围戎族、狄族的侵扰,于是沿渭水而下迁居周原(今陕西岐山),逐渐发展成周国。在其儿子姬季历即位后,周国打败了戎族、狄族,逐渐强大起来,成为殷商后期四大诸侯国之一。

商王朝末期,狄族发展迅速,部落众多,以赤狄、白狄、长狄最为著名。赤狄,隗姓,在殷及西周的西北部,当时也称鬼方,各种史书都有攻伐鬼方的记载。

春秋初期,赤狄东出秦、晋之地入于晋国,并占据太行山区而建“群国”,其势力大盛,后又东向灭掉刑国(今河北邢台)、卫国(今河南淇县)。是后狄族人向西发展,不断侵扰周王朝和晋国,并曾与周天子姬带(叔带)勾结,将周襄王姬郑逐出王都。后由晋文公姬重耳出兵勤王,大败狄师,杀叔带。狄族人慑于春秋霸主晋文公之威,乃东渡黄河,进入河南、山东一带,侵扰宋、卫、齐、鲁诸国。后赤狄内部发生分裂而衰落,被周边诸夏国家侵占驱逐。

白狄原与秦国同据雍州一带,在晋国部西,后亦渐向晋东、鲁西迁徙,并建立有多个小国,其中以河北中部的肥、鼓、鲜虞改称为中山国,到了战国时期成为与燕、赵、韩同时称王的千乘之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在河北省平山县出土的中山王墓及中山国都遗址的文物,都说明当时狄族早已融于华夏文化之中。

汉朝时期,汉高祖刘邦特别置有狄道,属陇西郡,就是以其他地居有大量狄族人而名。晋朝朝时期,将狄道改为武始县。隋朝时期复称狄道,归属兰州。唐朝天宝三年置狄道郡,治所就在今甘肃省的临洮县。

前的一千年间,狄族一直活跃于今陕、甘、宁、内蒙鄂尔多斯以及河南、河北、山西和山东西部一带,东汉末期至魏、晋期间,大部分融合于汉族之中,少部分成为后来蒙古民族的先民,“狄”的称谓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

在历史上狄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部落汉称为姓氏者,称狄氏,历经五胡十六国以及南北朝时期,在隋、唐时期已经是蔚然大族,世代相传至今。

在中华民族的姓氏演绎历史上,狄氏家族分衍有许多姓氏,如:狐氏、翟氏、頹氏、臯氏、易氏、隗氏、潞氏、红氏、迟氏、屠氏、赤氏、库氏、臯落氏、頹叔氏、义渠氏、贺狄氏、屠各氏、和易氏等等。

姮姓狄氏距今有约3000年的历史。正确读音作zhai,今读作di亦可。

④支系:源于姬姓,远祖黄帝,近祖周文王,始祖狄虒弥,以先祖名字为氏

姓周王朝

黄帝子玄嚣,玄嚣是黄帝正妃嫘祖所生,与黄帝同为姬姓。玄嚣有子娇极,娇极有子高辛,他就是五帝之一的帝喾。传说,帝喾元妃有邰氏女姜姮,在野外踩了巨人足迹而怀孕,生下一个男孩,她以为不祥,就把孩子丢弃了。但结果出现了许多怪异的现象,马、牛自觉地躲避而不去踩他,飞鸟用自己的翅膀温暖他。姜姮以为他有神灵保佑,便把他抱回抚养长大。因为当初曾经想抛弃他,就给他取名为“弃”。他就是周人传说中的第一位著名的祖先后稷。

周族人传至古交亶父,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虞仲,三子季历,全部非常贤能,太伯、虞仲让贤奔吴后,季历得以继位,后传位给周文王姬昌。周文王姬昌不负祖父古交亶父的厚望,为灭商振兴周朝苦心经营,他生前虽未能灭商,但三分天下,周据其二。其子周武王姬发继位后,向商王朝大举进攻,四年后,一举灭商,建立起周王朝,最终完成了复兴周朝的大任。

周朝国祚约8000年,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从前1046年到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可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东周又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西周建都镐京(今陕西西安附近),到前771年结束。第二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市),开始了东周的历史。周朝各诸侯国的统治范围包括今黄河、长江流域和东北、华北的大都。

1046年,周武王姬发灭殷商后,建立了周王朝,为了稳定前朝遗民,巩固政权和统治,便大肆追封前朝历代圣王的后人。即在大封同姓贵族的同时,又广封异姓诸侯。列国诸侯分为五等:公、侯、伯、子、男,其不及五等者为附庸。如将吕尚封于齐,周公旦封于鲁,召公奭封于燕,叔鲜封于管,叔度封于蔡。据说,周初总计分封了71诸侯国,其中兄弟之国15,同性之国40。封邦建国的目的,是加强对各地的统治,并作为周王朝的屏藩。诸侯再在自己的封地里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又在自己的封地里分封士,这样自上而下统治人民。

这就是中国封诸侯建同姓的“封建”的由来。这些国家的王族后来大多改以其所在国的国名为姓。

春秋时期鲁国有工匠狄虒弥,原名姬狄,是春秋时期鲁国的著名将领,大勇士,当时在鲁国军队主帅孟孙蔑属下为将,与孔子之父叔梁纥、孟氏家臣秦堇父合称为“鲁国三虎将”。虒,是古代传说中头上有一独角的猛虎,而姬狄的战盔上有一与众不同的斜铸铜角,因此狄虒弥。“弥”就是斜的意思。狄虒弥就是“有斜角的将军”之赞称。

鲁襄公十年农历4月初,晋悼公以霸主身份召集鲁襄公、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会吴王寿梦于柤,商讨联盟伐楚等军政大事。晋国大将荀偃、士匄以逼阳国亲楚国为由,坚决请求先予攻占,然后将其赠给宋国大夫向戎作封邑,以期打开联军伐楚的通道。

当时,晋国主将荀罃则以逼阳“城小而固,胜之不武,弗胜为笑”为由予以反对。但是荀偃等人坚决请战,并立下了军令状。于是,十三国诸侯联军金戈铁马、旌旗蔽日地杀向逼阳,于农历4月9日兵临城下实施了包围。

据传,逼阳国君主子妘豹闻讯,急救迎敌。为了不战而屈敌之兵,子妘部署了一个疑兵之计:将城内的土山用金灿灿的小米将其覆盖,远远望去就是一座硕大的米山,让诸侯联军以为城内储备丰足,易于坚守,便涣散斗志,退兵而去。

晋国主将荀罃深为疑惑,为了摸清情况,便拈弓搭箭,对着“米山”连射三箭。荀是个力大无比的将领,射出的箭头全部抵达“米山”,但箭头都滑落下来了,因此他断定“米山”非米:“此乃石山,是为疑阵,不足为虑!”于是下令十三国诸侯联军合力攻城。

在一起数日的攻伐战中,逼阳国守军英勇顽强抗击来犯之敌,联军攻势虽然凌厉但却无法攻城。适值鲁国大将秦父押送粮草来到前线,阳君大智大勇,以攻为守,果断下令打开城门出兵袭击了鲁军辎重。秦堇父与狄虒弥等将士顺势攻入城内。守军急落内城悬门,意欲困住入城鲁军分而歼之。秦堇父识破守军之计,急令撤兵。这时,刚刚攻至门下的鲁国陬邑大夫叔梁纥情急之中力挺千钧,一双臂腕死死托住了急速下落的巨大闸门,为鲁军将士撤退撑起了一条逃生通道。

遭此一劫,鲁军恼羞成怒。狄虒弥大怒之下将战车上的一只车轮卸了下来,蒙上甲皮作盾牌。他左手执盾,右手握戟,独自上阵挑战,人称“有力如虎”,逼阳国守军还真的无人敢应战。这在史籍《左传.襄十年》中记载:“狄虒弥,鲁人。狄虒弥建大车之轮,而蒙之以甲,以为橹,左执之,右拔戟,以成一队。”

后来,逼阳城守军见城下敌军空有武勇却无技可施,遂拿来一匹布,沿城墙放下戏引鲁军登城,半途断布摔之。秦堇父毫不畏惧牵布攀城,乃至城堞,守军挥刀斩布,秦堇父便从空中重重地坠落城下;守军再次悬布相戏,秦堇父再次奋勇攀登,守军再次断布,秦堇父再次坠落。如此“苏而复上者三”,不屈不挠。守军厌倦了,秦堇父才退下阵,将三截断布做成旌带在军中巡展三日,以示其勇。

诸侯之师对围困逼阳城久攻不下。“水潦将至,俱不能归,请班师”,当初力主兴兵的荀偃、士匄二将以此为由请求退兵。主将荀罃闻之大怒,抄起面前的几案砸向他们:“七天之内不能攻克逼阳城,就要你们的脑袋!”于是,诸侯之师在农历5曰4日再度组织攻城。荀偃、士匄身先士卒,虽然城上矢石如欲,亦全然不顾。

逼阳城中,虽将士人人奋勇,但终因寡不敌众,于农历5月8日城破国亡。从农历4月9日到5月8日,逼阳国以小小弹丸之地,力敌十三国重兵,前后鏖战二十九天,谱写了古代战史上一幕壮举。

毕竟,在这次战役中,鲁国大将狄虒弥、叔梁纥、秦堇父三人之勇为众诸侯国将士所目睹,一时之间“鲁国三虎将”称誉天下,各国因此皆不敢小觑鲁国,位于青州莒国君主黎比公还因此而放弃了进攻鲁国的计划。

在狄虒弥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狄虒弥,后省文简化为单姓狄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姓狄氏也有2500的历史,其正确读音作di附:姬姓各分支狄氏的源流演变(非完全世系,为源流演变的过程)少典→勗其→巨→芒昧→夷栗→柏坚→节→赫胡→封胥→依卢→启昆→轩辕(黄帝,公孙姓,因生于姬水,后改姬姓)→①②→①简狄→狄姓(以先祖母名字为氏)→世代相承……

→②帝尧(放勋,陶唐氏。另有三位:弃、契、挚)→祁姓(祁姓来源一出黄帝元封十二姓,一出尧之后)→狄国→……(祁姓狄国历夏商周至春秋为晋所灭)→狄姓(以国为氏)→世代传承……

→④弃(后稷,周之祖。另有三位:弃、契、挚)→口玺→叔望→不口(亦作不口)→鞠→公刘→庆节→皇朴(亦作皇仆)→弗差→毁喻(亦作隃)→公非→辟方→高圉→侯侔→亚圉→云都→太公→祖绀→诸盩→公叔祖类→古交亶父→季历(另有二位:太伯、虞仲)→姬昌(周文王西伯)→姬发(周武王,西周始,分封诸侯)→周公旦(周武王之弟,辅佐成王摄政)→姬伯禽(封奄建鲁,前1043年-前998年在位46年)→姬酋(鲁考公)→姬熙(鲁炀公)→姬宰(鲁幽公)→姬晞(鲁魏公)→姬槯(鲁厉公)→姬濞(鲁真公)→姬敖(鲁武公)→姬戏(鲁懿公)→姬伯御(鲁废公)→姬称(鲁孝公)→姬弗涅(鲁惠公)→姬息姑(鲁隐公)→姬允(鲁桓公)→姬同(鲁庄公)→姬启(鲁闵公)→申(鲁嫠公)→姬兴(鲁文公)→姬馁(鲁宣公)→姬黑肱(鲁成公)→姬午(鲁襄公)→狄虒弥→狄姓(以祖名为氏)→世代传承……

第二大类渊源:源于炎帝(姜姓)后裔,支源有

隗姓狄氏、翟氏

姜隗姓后裔在商末周初逐渐繁衍壮大,所建立狄翟国的被称作北狄。

春秋时期,中原北部地区的游牧民族赤狄族人活动于晋、卫、齐、鲁、宋等中原诸夏各国之间交界地区,由于其中一个主要的群体的首领为隗氏,因此史称隗氏族人,史称赤狄。

春秋时期,人们称赤狄为翟、狄、翟族、赤狄、赤翟、狄翟、翟国等,皆指赤狄部落群体,有六个较大的部落群体,分别称作潞氏部、甲氏部,臯落氏部、留吁氏部、铎辰氏部、廪咎如氏部,史称赤狄六部,或赤翟六部、狄翟六部。

从西周时期中期开始,狄翟民族各部落于中原诸夏之间不断发生激烈冲突,以至于从西周末期开始,狄族的一支犬戎判周,兵临咸阳城下,并杀周幽王姬宫涅于郦山,之后在泾北地区建立了强大的义渠国,并在前650年之前就吞并了北地诸侯。

整个春秋时期,狄族的诸多分支部落与中原诸夏之间战争不断。例如:在周惠王姬阆十六年(前661年)狄族的一支发动了攻击邢国的战争,在周惠王十七年(前660年)狄族的一支狄翟与卫国之间爆发了“荧泽之战”并灭为之,周惠王十八年(前659年)狄翟再次进攻邢国并灭之,周惠王二十五年(前652年)狄族发动了进攻晋国的“采桑之战”,周襄王二年(前650年)狄翟灭了温国,周襄王姬郑三年(前649年)狄翟联合诸戎进攻周王室,周襄王十三年(前639年),狄翟进攻卫国,周襄王二十二年(前630年)狄族的一支白狄转向东方进攻齐国,周襄王二十三年(前629年)白狄继续进攻卫国,周襄王二十五年(前627年)狄翟与晋国爆发了“廲之战”,周襄王二十九年(前623年)白狄继续进攻齐国,周顷王姬壬臣二年(前617年)狄翟深入中原腹地进攻宋国,周顷王五年(前614年)狄翟进攻卫国,周定王姬瑜元年(前607年)狄翟集中力量进攻齐国,周定王四年(前603年)狄翟又掉头进攻晋国,周定王六年(前601年)白狄又联合晋国进攻秦国,周定王十一年(前596年)狄翟进攻晋国,周定王十三年(前594年)晋国灭狄翟的潞氏部落,周定王十四年(前593年)晋国集中力量攻灭狄翟的甲氏部,周定王十九年(前588年)晋国又联合卫国灭狄翟的铎辰氏部、臯落氏部和留吁氏部,周简王姬夷四年(前582年)秦国联合白族进攻晋国,周简王七年(前579年)晋国与狄翟的咎如氏部之间爆发了“交刚之战”,周景王姬贵四年(前541年)晋国与狄翟之间爆发“太原之战”……这些发生在春秋时期的系列战争,表明了狄族由分散而聚合,在与中原诸夏之间的力量对比由强盛而衰弱的过程。春秋末期,狄族各部大多归并于义渠国。

到了战国时期,狄族部落联盟为了在中原地区求得生存和发展,依然与各诸夏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并参与了中原合纵与连横的政治、军事角逐,特别是其中的义渠国,先后与秦国经历了四百余年的反复军事较量,成为当时秦国称霸西戎的主要障碍。在战国中期,狄族仍具有相当强大的力量,例如在周安王姬娇二十四年(前378年)义渠国就发动了进攻魏国的战争,一直到战国末期的周郝王姬延四十三年(前272年),秦昭襄王赢稷的母亲宣太后杀义渠王于甘泉宫,秦昭襄王接着发兵攻打义渠,义渠国亡,领土并入秦国。此后,狄、翟、戎等,不再称为国。

从周定王十三-十九年(前594年-前588年),晋国集中力量连续发动针对赤狄(赤翟、赤翟)的战争,赤狄的潞氏部、甲氏部,铎辰氏部、臯落氏部、留吁氏部、廲咎如氏部相继灭亡,氏翟国不复存在,翟国人的后代就以原国名为姓氏,称狄氏,后因“狄”字在当时“名恶”而改为谐音字翟氏,后迁居分散全国各地,这在典籍《国语.注》中记载:“新安翟氏,春秋时期赤翟之后,以种名为狄氏,后改为翟氏。”

由于各地方言不同,狄(翟)氏族人逐渐形成了两种姓氏读音,居于长江以北者大多姓氏读音作di,而居于长江以南者大多姓氏读音作zhai,而翟氏族人对本姓的读音趋向zhai百姓源.缘按:春秋时期的狄(翟)族,其形成相当复杂。《春秋》在庄公三十二年记载:“冬,狄伐邢。”这是《春秋》中第一次出现狄的记载。这时晋献公在位,与狄人的关系错综纷杂,但戎与狄常常混称。

整个春秋时期的狄与戎,都与炎黄集团,有相当深的渊源关系。

《山海经.大荒西泾》记载:“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潜夫论.志氏姓》说:“隗姓赤狄,姮姓白狄,此皆太古之姓。”隗姓为鬼方之姓,赤狄隗姓不仅说明与鬼方有渊源关系,而且王国维先生还断言他们是西周初唐叔受封时所得“怀姓九宗”的后裔。赤狄中有潞氏,是赤狄的强部之一,《志氏姓》又记述这一支为妘姓封于路的后裔;潞氏灭亡之前的执政者名舒,《世本.姓氏篇》(秦嘉谟辑本)说:“周文王第十七子侯之后,氏于国,潞有舒”,处于姬姓,妘为祝融八姓之一,姬为周王族姓,赤狄中也有祝融集团及姬姓王族支庶的苗裔。

狄(翟)族姓源复杂,究竟何者正确,如今很难定论。既是“太古之姓”,由来已很古远。本书认为狄(翟)族狄姓大多为姜姓,出自西周初期,远祖炎帝,始祖姜孝伯,以封地为氏。

周朝时期有一参卢氏族,为炎帝后裔,他们的始祖叫做姜孝伯,亦称姜考伯,是周成王姬诵的舅舅。

姜孝伯是炎帝姜氏的后裔,因原在参卢(今山东高青)居住,所以又叫做参卢氏。

西周初期,周成王姬诵封姜孝伯于狄城(今山东博兴高苑镇,一说在今河北正定),他在那里建立了狄国,因此在周都北方,因称北狄,其后裔子孙以及国民中多有因称狄氏者,时代相传至今,史称狄氏正宗。狄氏族人大多尊奉姜孝伯为得姓始祖。该支姜姓狄氏距今已有约2900年的历史,其正确读音作zhai,今读作di亦可。

“第三大类渊源:源于他族(官位、改姓)支源有‚,第支系:源于官位,出自两周时期官吏狄者,以官职称谓为氏”

狄,是两周时期官吏中下士的称谓,而狄者,则是专指地位比较低下的“乐吏”,也就是演奏宫廷官员中的“配角”,职责包括服侍地位崇高的乐师、修理乐器等。

在典籍《礼·祭统》中记载:狄者,乐吏之贱者也。

在狄者的后裔子孙中,多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狄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狄氏正确读音作di.

“第②支系:源于复姓库狄,始祖段匹口,因故改姓为氏”

根据《元和姓纂》、《通志.代北复姓》、《古今姓氏书辩证》、《姓觿》待书记载;库狄,复姓,出自鲜卑族段匹之后,避难改库狄,居代,后迁中夏。

北朝时,鲜卑族段匹口的后代,避难改为库狄氏,世居代北,后来迁居中夏,简化为单姓库氏、狄氏。

“第四大类渊源:源于少数民族基因融入”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多数少数民族在与汉族长期交流中被同化,隋汉族习惯来命姓,这种情形在姓氏学上称之为“变姓”。我国的狄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地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动。因此我国不少地区的狄姓人群中已经流入了少数民族的基因成分。

“①源于维吾尔族,汉化改姓为氏”

唐朝时期,西北部有一支著名的回鹘民族,是秦、汉时期古匈奴民族的一个别支。

回鹘民族中有一个庞大的分支,被汉史北称高车族,南称丁零族,当时族人中就有以部族称谓为汉化姓氏,称高车氏、丁零氏者。在唐朝中、后期至五代时期,该部分族人逐渐改称为单字汉姓,北方多称为狄氏、南方多称为翟氏,逐渐融合在华夏汉族之中,世代相传至今。而回鹘民族的主体部族,则大多留居新疆、青海地区,逐渐演化为今天的维吾尔族。

该支狄氏正确读音作zhai,今读作di

“②源于蒙古族,汉化改姓为氏”

蒙古族宰桑氏,源于古老的白狄系,即古匈奴民族的一个分支高车族(丁零族)的演化相承一脉,后多冠汉姓为狄氏。

“④源于各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在阿鲁科尔沁蒙古的蒙古族华德兀德氏族、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回族爱音狄氏,在明朝后期多冠汉姓为狄氏,世代相传至今。

“宗族特称”

狄姓是一个多源流多民族的姓氏,起流庞杂,归纳起来有四类。狄姓既是炎帝之裔又是黄帝传入。出自他族和少数民族的狄姓姓其影响远不及出自炎黄二支系的狄姓。在狄姓的发展史中,更多地体现着民族相融的历史大趋势。

狄姓读音有二,居于长江以北者大多读音作di,而居于长江以南大多读音作zhai。当今大多多统一读音作di。

狄姓字行辈分排序严谨,字浓意悠。如江苏溧阳狄氏字辈:文章千古训,忠孝一家人。勤俭贻远,诗书衍庆长。“郡望”

郡:古代的行政区划,相当于现在的县。

望;有名望、有地位的家族,名门望族。

郡望:一个家族在发展蕃衍过程中,后人所敬仰的、有人所敬仰、有名的某一历史时期,通常是作为一个追根溯源的里程碑。

据史籍记载:狄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天水、太原、东海等郡望:

“天水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至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冾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至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东海郡”亦称郯郡、海州。东海郡在历史上有三处:①治所在郯邑(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嗥氏为东夷一支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出于此,战国时期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②东晋时期置于海虞县(今江苏常熟)的东海郡,后移治所到京口(今江苏镇江),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费县、临沂县、江苏省赣榆县南部、山东省枣庄市、江苏省江苏省县东部和江苏省宿迁县、灌南县北部一带地区;唐贞观六年(壬辰,623年)撤县入下邳,唐元和中期复置,始有“郯城”县之名,不久又省入临沂;元朝末期复置郯城县,明、清两朝之后县域有变,但县名未易;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其地隶属山东临沂地区。③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及后来的隋、唐诸朝时期,以海州为东海郡,治所在朐山(今山东连云港海州镇),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东海县以东、淮水以北一带地区。

“堂号”

“梁公堂”狄仁杰两度为唐朝宰相,后被封为梁国公,始有此堂号。

此外,狄姓的主要堂号还有:

①郡望型堂号:天水、太原、东海等。

②自立型堂号:思亲、西河等。

“得姓远祖”

“炎帝”与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狄姓一支出自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三皇”之一的炎帝神农氏的后裔。炎帝神农氏生于姜水(今陕西渭河支流的岐水,在今陕西岐山之东,源于岐山),以局地命姓为姜。姜姓狄氏尊炎帝为得姓远祖。

“黄帝”中国古代人物,与炎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受到全世界华人的尊崇与敬仰。是中国宗族文化的重要标志性人物。“炎黄后裔”、“炎黄子孙”也成为中国人自称的常见说法,而其中的黄帝又比炎帝更常被提及。按今天的观点看,炎帝及黄帝可能均为远古部落联盟共生,根据山海经,炎帝在阪泉之战败给黄帝而后蚩尤纠集炎帝的部属再于涿鹿之战败给黄帝。黄帝姓公孙,号有熊氏,少典之子。母符宝氏于祁野感电光绕斗,怀孕二十四月,生帝于轩辕之寿土丘,因名轩辕。即今河南新郑县。生出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端。长居姬水,改姬姓。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以土德王,即神农之位。而有天下,土色黄,故曰黄帝。初都有熊国,因号有熊氏。迁都涿鹿,即彭城是也。在位百年,寿一百一十七岁。崩荆山之阳,葬于桥山。元妃西陵氏女,名嫘祖。黄帝有子二十五人,得姓者十四,为十二姓,姬姓及其分支所出的狄姓都能上溯到黄帝,实为同源,故奉黄帝为得姓远祖。

“得姓近祖”周文王(前1152年-前1056年)中国商代末年西方诸侯之长。姬姓,名昌。古公父之孙,季历之子。商纣时为西伯,即西部诸侯(方国)之长。亦称西伯昌。相传西伯在位五十年,已为翦商大业作好充分准备,但未及出师便先期死去。周人西伯为文王。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周武王,名姬发(?-前1043年)周文王姬昌次子。中国西周第一代帝王。他继承父亲遗志,于前11世纪消灭殷商王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代名君。姬姓狄氏出自周文王之胤,故周文王为狄姓的得姓近祖。

“相关”魁隗氏(临魁)、帝喾、弃(后稷)、古交亶父、周公旦(姬旦)、唐明宗(李嗣源)等。

“得姓近祖”

“大隗君”即大隗氏首领,古之贤者,黄帝之师。其后狄(翟)族的国君世为隗姓。狄国在春秋时世居北地,后灭于晋。子孙遂以国为氏,称狄姓,他们尊其先祖大隗君为得姓始祖。

“姜孝伯”古周时期,有个叫孝伯(亦称考伯)的贵族,被周成王封为狄城的首领,考伯就在那儿建立了狄国。也就是在现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那一带。后来,狄国的族人以国名为姓,世代姓狄。而狄姓的始祖孝伯,原来是远古的炎帝的后代,炎帝这一族崇拜牛和凤,黄帝这一族崇拜龙。所以说炎黄子孙也就是凤跟龙的子孙。

“其他”簡狄(娀簡、简狄)、唐尧(尧帝)、狄虒弥、段匹口、耶律.赫邈等。

“分支始祖”

“狄仁杰”字怀英,唐朝梁公,出于太原。是为山西太原狄氏始祖。

“狄承烈”字显诒,号东皋(1304-1367年),于两广两浙间经商获其赢利,家致巨富。当时闽自陈吊眼作乱,揭竿伏莽之徒尤如猬起,所在攻剽不休,狄承烈不时来太之石圹贸易间就养官署以为常未几方氏兄弟分据台、温、庆元三郡,而陈友定已尽有全闵矣,烽烟满目欲归无路,遂隐于石圹终焉。其子狄务本秉铎东瓯,也因方国珍占领温州,遂卸惠文冠往依父于石圹焉!嗣明太祖黄帝定鼎金陵诏遣沿海居民尽入内地,由是徙太之光明。狄承烈从太原到闽县。而是在两广和闽浙经商期间,曾暂时居住闽县。是太原狄氏之十八世孙,是为福建光明狄氏始祖。

“更多”更多分迁始祖参见本书后面《家乘谱牒.上海图书馆中收藏的狄姓族谱提要》部分。

“历史时期”

狄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最早起源于中国北方地区的狄姓,主要分布在山东、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历史上由于狄氏是中国姓氏当中比较少见的姓氏,所以相当哪国的史料记载并部多见,说法也是不尽统一。

狄,在古代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商朝时狄族活动于今甘肃、陕西、宁夏内蒙一带。周朝的祖先在古公坛父为首领时,在陕西口地(今陕西旬邑)发展农耕,经常受到周围的戌族、狄族侵扰,于是沿渭水而下迁居周元(今陕西岐山),后发展成周国,儿子季历即位后,打败了戌族、狄族的侵扰,周国逐渐强大起来。

当时狄族部落众多,以赤狄、白狄、长狄最著。赤狄,隗姓,在殷及西周的西北部,当时也称鬼方(鬼方为殷商部族名),各种史书都有殷周攻伐鬼方的记载。春秋初,赤狄东出秦、晋之地而入于晋,并据太行而“群国”,其势力大盛,后又东向灭掉刑国(今河北邢台)、卫国(今河南淇县)。是后狄人西扰周、晋,并与周王子带勾结,将周襄王逐出王都。晋文公出兵勤王,大败狄师,杀叔带。狄乃东渡黄河,进入河南山东,侵扰宋、卫、齐、鲁。后赤狄内部发生分裂而衰落,被周边国家侵占驱逐。白狄原同秦同住雍州一带,在晋国西,后亦渐徙晋东、鲁西,建立多个小国,其中以河北中部的肥、鼓、鲜虞三国最大。

春秋末鲜虞改称中山,战国时成为与燕、赵、韩同时称王的千乘之国。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河北平山县出土中山王墓及中山国都遗址的文物,说明当时狄族融于华夏文化之中。汉朝,置狄道(道即县也,少数民族居住的称道)属陕西郡。以地居狄族而名。晋朝改为武始县。隋复为狄道,属兰州。唐天宝三年置狄道郡。故城在今甘肃临洮县。

前的一千年,狄族一直活跃于今陕、甘、宁、内蒙鄂尔多斯以及河南、河北、山西和山东西部一带。后才销声匿迹。狄族和狄氏虽然没有直接关系,但周成王封狄城肯定同当时强盛的狄族有关。

历史上,狄姓在甘肃天水郡发展成望族,世称天水望。后来又在太原形成一支望族。据明嘉靖甲午(1534年)修的狄氏家谱记载::梁公(即狄仁杰)出于太原,吾郡之狄,则由太原而迁闽,由闽而迁太。

明初的洪武永乐间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大潮,先后约50年。在此次移民大潮中,狄姓虽小,但也有族人移民大潮迁徙至各地。随移民风潮分迁各地的狄姓,历明朝至今600年,在迁徙地繁衍后又小幅度向周边地区辐射。

明、清朝期间狄姓因仕宦、战争、迁民等原因,从原来的较集中的甘肃、山西两省,分迁辐射到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湖南、湖北、河北以及东北等地区,但总体幅度处于长江下游的地区。


分享